"咔嚓"一声脆响,老班长王铁柱用刺刀挑开锈迹斑斑的铁皮罐头,浓烈的鲱鱼腥味混着豆子发酵的酸臭直冲脑门。围坐在战壕里的战士们却像闻着山珍海味似的,二十多双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坨灰绿色的糊状物——这是刚端掉鬼子据点缴获的"东洋硬货"。
那年月的八路军是真穷啊。129师教导团的战士平均两人分不到一支枪,子弹得拿草绳拴在腰上省着用。炊事班的大铁锅煮着野菜汤,能照见人影的清汤里飘着几粒麦麸。直到1939年关家垴战斗后,李云龙带着新一团愣是从鬼子运输队手里抢下六辆"日产180"卡车,车斗里摞着整箱的三八式步枪。这些被战士们称作"三八大盖"的家伙什,枪管比汉阳造长出半截,白刃战时就跟丈八蛇矛似的,隔着两米就能捅到小鬼子心窝子。
要说最让战士们稀罕的,还得数九二式重机枪。这东西死沉死沉的,拆开了都得四个壮小伙轮流扛。可架在山头上那就是阎王爷的催命符,哒哒哒一梭子扫过去,鬼子冲锋的散兵线就跟割麦子似的倒下。冀中军区有个神枪手赵大虎,带着缴获的"野鸡脖子"守了石门村三天三夜,枪管打得通红,泼上去的凉水滋啦滋啦直冒白烟。后来统计战果,光他这挺机枪就放倒了两百多号鬼子。
炊事班长老周头最惦记的是那些铁皮罐头。有回打开个画着樱花标志的方盒子,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压缩饼干,泡发了能胀成脸盆大的一锅糊糊。老爷子咂摸着嘴回忆:"小鬼子吃的是真讲究,牛肉罐头里还飘着胡萝卜丁,哪像咱们顿顿黑豆掺观音土。"后来这些"东洋点心"都紧着伤员吃,有盒磺胺药片更是救活了整个野战医院的伤兵。
侦察连的小战士二嘎子对那具"二式"望远镜爱不释手。这玩意儿看着比铜钱大不了多少,可站在老槐树上能把十里外的鬼子炮楼看得真真儿的。有次他靠着这"千里眼"提前发现日军车队,为县大队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。战后大伙儿传着看稀罕物,炊事员张婶眯着眼直嘀咕:"乖乖,这琉璃片子比老娘的绣花针还尖细!"
最绝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。九四式军用水壶看着像个扁倭瓜,可里头衬着锡箔能保温,冬天揣怀里就是现成的暖炉。防毒面具用猪膀胱做的密封圈,遇着毒气弹时往脸上一扣,虽说憋得慌但真能保命。有回运输队捡到半车砸变形的掷弹筒,兵工厂的老师傅们愣是攒出二十多门"手炮",打得据点里的伪军直喊娘。
记得1943年反扫荡那会儿,太行山根据地的医院缺医少药。卫生员小杨翻着缴获的日军急救包直拍大腿:"东洋人这纱布居然用蒸汽消过毒!"那些印着片假名的吗啡注射液,不知让多少重伤员挺过了截肢手术。老院长后来在回忆录里写:"鬼子的磺胺药片,比咱们的草木灰金贵一万倍。"
现如今军事博物馆里还摆着当年缴获的九二步兵炮,钢铸的炮身上留着弹痕,解说牌上写着"1940年晋绥军区特务团缴获"。来看展览的老兵总会停下脚步,浑浊的眼里闪着光,仿佛又看见那年大雪封山时,战士们围着缴获的"小钢炮"唱《太行山上》。炮管里插着的野山茶,红得像要滴出血来。
这些锈迹斑斑的老物件早该进炼钢炉了,可它们偏偏倔强地留存下来。就像当年那些揣着两颗手榴弹就敢冲锋的战士,明明浑身破衣烂衫,偏要把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改给伤员当被子。某位战地记者在日记里记下过这样一幕:大雪天里,站岗的哨兵把冻僵的手塞进"野鸡脖子"的枪套,枪管上凝结的冰溜子,在月光下亮得像把刺向黑夜的剑。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股票杠杆炒股,10倍配资公司,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