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我问你一个问题,一艘战舰最屈辱的事情是什么?A.在自家码头被击沉B.在自家码头被自己人击沉C.在自家码头被自己发射的导弹击沉D.被粑粑炸飞
毫无疑问答案是D。当然,前面三个选项也很屈辱。2013年8月14日,印度“辛杜拉克沙克”号基洛级潜艇,用自己的导弹把自己炸沉了,事故导致18名船员全部遇难。这次自己炸沉自己,至少创下了四个空前记录:第一个用潜射导弹击沉舰艇、第一个用潜射导弹击沉战舰、第一个用潜射导弹击沉潜艇、第一个被潜射导弹击沉的战舰。但我还是觉得被粑粑炸飞更屈辱。 2018年,印度科钦造船厂缓缓驶入一艘待维修的钻井船。但谁也没想到,来的不仅仅是钻井船,还有200吨粑粑。钻井船的三个化粪池很久没清理,拖延之下,里面足足积了200吨粑粑。积攒的沼气发酵后,形成了一个移动的“云爆弹”(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)。维修时,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点起香烟,200吨粑粑瞬间爆炸。隔壁就是印度的“维克兰特”号航母,谁也想不到,印度会把国产航母放在钻井船旁边——这可是航母,印度的骄傲、“印度之光”,结果被粑粑溅了一层“浆”。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还没完工,就被粑粑“炸”了,实在让人难以接受。这起事故造成15人受伤、5人死亡,着实屈辱。不过屈辱归屈辱,“维克兰特”号倒是没沉没,只是它的“屈辱史”似乎才刚开始,感觉后面还会有更多屈辱。
展开剩余68%印度对国产航母的“执念”始于1999年,当时印度海军启动了国产航母自建计划。为纪念从英帝国购买的第一艘二手航母,印度将自建航母命名为“维克兰特”号。不怕印度直接买正品,就怕印度有计划,他们一计划,往往就成了“万年工程”。 为造航母,印度又开始整合世界资源,上演“万国来朝”的戏码。其实直接买可能更靠谱,但印度觉得,既然是国产航母,全靠网购就没参与感了。于是,这艘航母由法国人设计、意大利人修改,买了美国的LM2500燃气轮机,以色列提供相控阵雷达,舰载机因国产“光辉”还在计划中,只能买俄罗斯的米格-29K和卡-31直升机。这么一通“网购”,航母的框架才算搭起来。 可问题来了,印度非要自己参与建造。想到之前“杰纳布大桥”的建造水平,实在让人捏把汗。2005年4月11日,印度国防部长在科钦造船厂宣布航母制造工程启动,预计2011年建成下水。结果到2009年,造船厂才开始打造航母主体——因为宣布开工后,特种钢材和其他材料都没到位,只能拖延到2009年才真正开工。
按以往经验,印度说2011年下水,大家可能会猜2035年,可这次他们倒是“靠谱”了一回。2011年12月29日,“维克兰特”号真就从科钦船厂首次下水了。惊喜吗?意外吗?其实这次下水是为了给船厂其他工程腾出干船坞。由于航母建造耗时太长,科钦造船厂经营困难,只能接商船订单,没地方造,就先把航母挪走了。直到2012年下半年,“维克兰特”号才屈辱地回到干船坞继续建造。当时它的完工率仅30%,那次下水更像“溜了一圈”。 2015年5月28日,外形基本成型的“维克兰特”号第三次下水,却因潮水不利和船坞出口淤泥问题,导致船坞大门故障,下水被迫延迟。之后就发生了前面说的“粑粑爆炸”事件。 终于,2021年8月4日,“维克兰特”号在南部喀拉拉邦科钦海岸附近首次海试。印度自信地全网播放海试视频,外界却发现怪异之处:航母开起来像在“磕头”,姿态很“有礼貌”。印度国产装备“先天不足”是出了名的,但海试就出现纵摆(船体上下波动)的航母确实罕见。正常航母航行时能劈开水流,而“维克兰特”号的尾流像打水漂一样,涟漪不断,遇到风浪时纵摆更明显——这对舰载机来说太危险了,起飞时一个纵摆,米格-29K可能直接坠入印度洋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重心不稳。为什么重心不稳?因为没装球鼻艏。大型舰船高速航行时,球鼻艏产生的水波能抵消弓形波阻力,可“维克兰特”号没装。一方面,法国人设计时没考虑;另一方面,就算设计了,印度也造不出来——球鼻艏需要将几厘米厚的高强度钢板弯成三维曲面再焊接成球体,工艺极其复杂,科钦造船厂既没设备也没技术人员。况且,法国的“戴高乐”号也没装球鼻艏,或许他们觉得一块钢板焊到底更省钱? 从战机到“杰纳布大桥”,再到这艘国产航母,印度的国产之路,只能说“志向远大,执行力堪忧”啊。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杠杆炒股,10倍配资公司,中国股票配资网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